找到相关内容13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净合一流略(五)

    ,与上品上生同。   <净土辨疑>引中峰明本语:“禅者净土之禅,净土者禅之净土,而修之者必贵一门深入。”   <李卓吾西方说>“一心清净是为理观内明,五体翘勤乃曰事忏外助,直观本性非不径要,而末法众生,慧簿垢重,须假理观事忏内外交攻,庶得定就慧成,死生速脱。但今人惟存事忏,理观全荒,何况外饰虚文中无实悔,反令清心男女纷纷乱心,背普贤之愿王,乖慈云之本制,嗟乎伤哉弊也久矣。”   “归元性无二方便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4143082.html
  • 怎样实践佛法?

    ,得一分受用。修行又可分为二方面来说,身口方面的礼拜诵念,有事相可见的,叫做事修,内心方面的参究观照,隐微难知的,叫做理观,身心既然是互为表里,无法分开,那末理观之中,就有事修,事修之中也就有理观。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4943958.html
  • 净明山人:中华禅随笔(2)

    看法身在什么处?”  达摩禅的二入方便  在寂寂的山房里,达摩端坐不动,弟子们静心而待,于是达摩开始讲授禅的方便法:  “悟入禅道有许多途径,概要地来说,不超过二种:一是从理观而入;二是从行持而入。 ...分别念,是寂寂然而无作为,如此安住,叫做理观的契入方法。  行持的契入有四种行,其它的一切行都摄入这四种行之中,有哪四种呢?  一是报冤行;二是随缘行;三是无所求行;四是称法行。  什么叫报冤行?就是...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546131.html
  • 天台圆顿止观之修证──就十乘观法而论

    十乘观法之理观来修之,所不同者,四种三昧中兼有事仪之辅助身口来修之,尤其四种三昧之前三种(常坐、常行、半行半坐三昧)更是如此,藉事法辅助理观。  由此可知,十乘观法在《摩诃止观》所扮演之角色,可说十乘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3252289.html
  • 三千有门颂浅释

    rdquo;。   丙明中观。   “圆中圆满非但中,”   但中者,别教中道之理观,不即空有二边,既不即二边,中道之理欠缺,故称“但中”。圆中则不如是...rdquo;。   丙明中观。   “圆中圆满非但中,”   但中者,别教中道之理观,不即空有二边,既不即二边,中道之理欠缺,故称“但中”。圆中则不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4958301.html
  • 觉意三昧与四句无生门

    四种三昧方法各异,理观则同……方法局三,理观通四”[21]。四种三昧的理观的是相同的,都是由无相而趋入,但是其他三昧,都由某一种方法而入,多发助道法门,自此再转入无相,觉意三昧则是直接“得理观意事相...无相实相”的理观,若是“非行非坐三昧”则为直契“理观意”,契入后也可“事无不通”,可以迅速修成其他三种三昧。  复次,对于六即思想与《觉意三昧》的关系,依据佐藤哲英的研究,他认为六即的先驱思想乃是来自《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3359901.html
  • 释迦大觉无上道即是天台圆顿一乘实相

    妙观“三观一心如翻大地。”位齐等觉。  二、事、理、二观:  事观:专照起心变造十界即空假中。四性叵得。亦名:本(理观)、末(事观)相映。事理不二。能观皆是一心。所缘莫非三谛。  理观:即于识心,体其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3360675.html
  • 论中国佛教忏法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

    理观修持,故事修必起理观理观必于事修中落实,不得事理有缺。在理观上,般若思想与如来藏思想在各种忏法体系中各有体现[28]。     2、罪性本空的罪业观   忏悔的目的是为了灭罪,但是为什么能够灭罪呢?...

    圣 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2461566.html
  • 略述《摩诃止观》

    用精进度加以对治;散乱不定,当用禅定度加以对治,愚痴迷惑,当用智慧度加以对治。并当观察这个助道不可思议摄一切法,而事行和理观配合,才能够开解脱门得见佛性。  以上第一不思议境一法为修正的主体,第二真正发...成佛之路为起点,循序地修习,最后达到究竟寂灭的境界。另一派主张“逆观”的是山外派。此派以佛的境界真如心为起点,逆而观之。从观察纯净的真心到凡夫的染污心,以追究真心的染污过程。认为只要“理观”或观“真心”...

    释法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13665700.html
  • 天台宗纲要一书之微言

    除’。)但实相理观:三惑三观三智三德非各别也。天然法性具诸法故。《四祖智者法空宝觉灵慧大禅师传》云:智者诵法华经至药王品是真精进,是真法供养如来。身心豁然,寂然入定。持(空持)因静发:所持‘空观’...获初旋,然智者‘空持因静而发’,故《玄签》云:故获陀罗尼,由三昧之力。是故智者偈示‘(三藏)事断、(五品)理观’、同除四住,此处为齐。若伏无始无明(五住),三藏则劣。而智者临终之自说‘但登五品’者,盖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0470760.html